食品有必要來次全國普查
更新時間:2011-10-18 點擊次數:3121
食品問題,目前已成了媒體關注的熱點,民眾關心的焦點。
今年,不到半年的時間里,媒體已經曝光了多起食品受污染事件。從河南的瘦肉精豬肉,到上海的彩色饅頭,到江蘇的膨大劑西瓜,到的塑化劑飲料……媒體一曝光,有關部門急查,然后處罰這些都是必要的。然而,令人擔憂的是,這些食品污染事件的發現,大多數帶有一定的偶然性,基本上不是監管部門主動檢測的結果。生發現患腎結石的孩子吃的是同一種奶粉,牽出了“三聚氰胺”;農田里西瓜大批自爆,順藤摸出了膨大劑;潛伏了30年的塑化劑,是一位女檢驗員在檢測別的內容時意外發現的。于是,人們自然懷疑:今天認為是的食品,說不定哪天被“意外”發現是有毒的;于是,人們不斷發問:我們還能吃什么?
事實上,我們的食品狀況遠不是已經發現的那一點點。而信息的不確定性,猜測和謠言的快速傳播,專家的公說公有理、婆說婆有理,又加劇了人們的思想混亂。這種混亂局面,不僅給消費者造成恐慌,而且會誤傷商品的生產者和銷售者。只要媒體關于某食品有問題的報道一出,人們馬上停止消費,生產廠家立馬受到重創,商家跟著虧本。一聽說用了植物激素,瓜攤門可羅雀,應聲下跌。其中的黑心廠商,自然是罪有應得,但也有一些生產經營者是無辜的,是那些小本經營的農民。而且,某種食品有問題,人們還會產生聯想,殃及池魚。前不久,寧波的淡菜引發腹瀉,其他殼類海鮮也都無人問津。
對食品的檢查,我們已有十幾年的歷史,但模式基本上就是民眾舉報,媒體曝光,有關部門跟進。以后再發現問題,就再重復一次這樣的過程。這種頭痛頭、腳痛腳式的治理,救火兵式的處置,不是長久之計。
食品問題涉及的面相當廣,既有生產工廠的問題,又有銷售環節的問題,既有道德下滑的因素,又有監管不力的原因,既有監管部門失職、瀆職引起的,又有多頭管理、體制不順造成了監管盲點,還有標準過低、混亂甚至缺失等等。
上述種種狀況表明,政府部門應該下一個決心,組織力量對所有食品進行一次地毯式的清查。查清哪些食品是的,哪些是不的;不的原因是什么,責任在哪里。清查結果向全社會發布,由一個聲音發言。
普查可以帶來三重效果。一是讓每一個消費者對所吃的東西心里明明白白,清清楚楚。哪些可以放心吃,哪些不能吃,哪些要控制一定的量。二是各級政府對我國目前食品的狀況心中有了底,不至于像現在這樣,媒體曝光一起,政府查處一起,查處完畢之后又不知道什么時候會曝出什么事始終處于被動狀態。三是有利于采取一攬子應對措施。沒有標準的,制定標準,標準不合適的,盡快修正,機構設置不合理的,予以調整,監管部門缺人缺錢的,及早補上。同時建立由消費者和社會組織共同參與的監管網,讓食品始終處于嚴密的監控之中。
這樣一次普查,以及對普查結果作出積極的反應,自然要耗費大量的人力、財力和精力。但在這個關乎人民健康和的大事上,投入足夠的人力物力精力,是應該的。我們的目標是科學發展。有毒商品的生產、銷售,會拉高GDP,也能增加財政收入,但那肯定不是科學發展,而是要錢不要命的野蠻發展。以人為本,首要的是以人的生命為本。連保護人的生命這件事都不肯花力氣去做,還談什么以人為本呢?
這件事,不必等上面下命令,地方可以主動行動。近讀到新華社報道,甘肅省食品藥品監督局發出通知,在6月上旬,對蘭州牛肉拉面“拉面劑”和“亞硝酸鹽”的管理使用情況,展開全面調查,調查結果向食品藥品監督局和甘肅省有關部門報告,發現問題嚴厲處罰(6月8日《寧波晚報》)。但愿甘肅的行動,能成為食品普查的一個開端。